【任之讲堂】尚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现象学方法
2022年4月17日晚,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任之讲堂”举办2022年春季学期第3期(总第27期),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尚杰教授,做了主题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现象学方法”的学术讲座,由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江怡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王成兵教授特邀点评。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师生500余人线上参加了讲座,学术志全程直播。
尚杰教授的讲座以现象学的现象描述为起点,最终落脚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现象学意向性的重新理解。他认为,古典哲学建立在抽象概念二分的基础上,是一种间接性的反思哲学,而现象学则诉诸于现象描述的直接性,萨特将此称为生活世界中存在的现象。因此,在存在主义哲学中,萨特搁置事物的现成性,面对陌生的处境与氛围,即现象学意向性的“涉及”。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探讨人在世界上自由生存与实现个人价值的哲学,学术界应重新重视对萨特思想的研究。
尚杰教授与听众分享他对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的基本含义的理解。他认为,现象学解构了心与物的界线,一切现象都是平等的存在,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不存在特权现象。这里的价值、效果与现象紧密相连,都具有直接性,而效果或者价值唤起的直接效果就是一切,不应再去考虑效果背后的动机。因此,现象就是存在,而现象如此这般或者如此那般地发生就是“发生现象学”。简而言之,现象是指一切行为的正在发生。它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在现象世界之外,不存在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的世界。
接着,尚杰教授对“存在的现象”与“现象的存在”进行了区分。他强调,萨特“存在的现象”是指我们说现象的出现、发生、露面,它是现象的正在发生,而现象的在场是我们以直接性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描述,并由此获得了理解。“现象的存在”是传统哲学事先对事物进行设定,但这种事先设定与事物原样发生的实际情形并不相符,因而它就试图修改事物的原样并使之符合某种事先的设想。此种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象”被萨特称为“现象的存在”。萨特与传统哲学的区别在于,“存在的现象”是现象处于变化之中,它包括了“非现象”或变为现象的现象;而“现象的存在”是一种静止的现象,它只是与本质截然相反的二元对立概念。
在讲座中,尚杰教授向听众介绍了他对“反思”的存在与“反思前”的我思进行的辨析。他认为,萨特对“反思”的存在解读是从“存在即被感知”和“我思故我在”等命题开始的。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中的“被感知”预设了主观与客观对立的二元论,这从属于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已经包含了事先约定的含义,如:“我”、“思”、“在”。在此种意义下,传统哲学的“意识”指的是自我意识,也就是指思维的抽象普遍性,即“反思”的存在。
尚杰教授强调,反思前的“我思”状态是笛卡尔式“反思”的前提。他认为,现象学意向性是指一切心理现象有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即一切意识都是涉及某个对象的意识,而这容易导致现象学意向性与传统哲学的混淆。因此,要重点对意向性做出区分。按萨特的理解,意向性并非是“对象性”,而是“方向性”,它的意思是意识对事物的涉及,在这里,意识还不具备对非意识进行主导的特权地位,它是关于意识的“意识”,即反思前的“我思”状态。
最后,尚杰教授将萨特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进行了划分。他强调,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人首先得在生活世界中存有生存状态,然后才产生思想。在此基础上,Dasein不是意识,而是一种涌现。它指的是一切存在都偶然发生,而作为存在的死亡是存在的极端形式,死亡其实是虚无。他认为,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唯有不确定本身是确定的,即存在的本义是事件的偶发性,它既是自在的存在,又是自为的存在。
在评议阶段,王成兵教授感谢尚杰教授将他多年思考、阅读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与大家进行分享。王成兵提出,萨特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哲学界曾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当时的部分青年读者和学生中产生了某种共鸣,当然也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争议。80年代的“萨特热”值得西学东渐研究者进行研究和反思。尚杰教授的学术报告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学术语境和生活境遇中对作为哲学家的萨特进行冷静、深入和全面的思考。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中,尚杰教授对萨特现象方法的独特性、萨特的现象学主张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关系、萨特的伦理学思想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
在总结阶段,江怡教授指出,尚杰教授的报告反映了现当代哲学家们对萨特研究的重新重视,同时也表现了我们以往对萨特哲学的重新拾起、重新认识的反思过程。他认为,当今中国哲学家在思考哲学问题时,不仅要解读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借助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表达中国人自己的哲学。他强调,唯有通过共同的思考才能进入哲学的真正领域,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现哲学的真正价值。
尚杰教授讲座回放链接:https://owl.h5.xeknow.com/sl/8Wz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