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网站!

学术活动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会议回顾丨“认知表征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9-26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认知表征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博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依托于魏屹东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课题组、山西大学哲学学院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与太原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从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视角,对适应性表征方法论、认知表征与人工智能、人工认知与自然认知的表征问题等相关研究和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0.JPG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首次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办,主要讨论了人工认知与自然认知、智能与智慧等相关问题。本次会议则继续围绕人工认知表征与适应性表征展开跨学科讨论,涉及认知科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共展开了4场大会主题报告和40余场分主题报告。

会议开幕式由山西大学王凯宁副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尤洋教授与魏屹东教授共同致辞。两位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山西大学的创办历史以及哲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向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我校哲学学科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致以诚挚谢意。


9月21日上午的第一组会议由山西大学魏屹东教授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叶立国教授、山西大学陈常燊教授、山西大学刘伟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孙骞谦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雨程老师、山西师范大学武建峰副教授与渤海大学刘凯副教授依次进行报告。

叶立国教授以“科学模型虚构表征的‘康德式哥白尼革命’何以可能”为题,指出当前学界几乎所有表征方式都持有“指向性”关系。因此叶立国教授先从讨论“作为模型表征对象的目标系统何以可能”问题开始,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表征论做一种经验论的、虚构论的改造,用认知主体凭借想象力在杂多的感性经验之上建构的、具有经验意义的“科学模型”替换其先天认识形式或知性范畴,用经验想象力代替先验想象力。

陈常燊教授讨论了“时间表征的粒度性问题”,并认为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对时间的研究离不开粒度性这一重要方法论概念。显性时间或常识时间是粗粒度的,但人类主体可以运用跨学科、多维度的细粒度方法,通过细粒度时间深入探讨时间的存在、同时性、流逝等一系列主题。时间的涌现问题本质是粒度性或模糊性问题,时间的连续性、匀速流动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的产物。

刘伟伟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诠释学视域下大语言模型的涌现性问题研究”,他指出,大语言模型的“涌现性”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文本对话的“输入-解析”与“输出-生成”对应着诠释学的语言“理解”和“解释”能力,而大语言模型与诠释学都认为文本语言的意义并非预先存在,而是在文本解释的过程中被构建(涌现)出来。所以,大语言模型“涌现性”的文本生成“语境”与诠释学意义上以体验为基础的主体实践语境仍然存在根本差异,也就是说,大语言模型的“涌现性”在诠释学视域下并不具有类人的“语言-意识”活动机制。

孙骞谦老师讨论了“回应表征自由论:一个基于最小行动的方案”,旨在深化对心理表征自然化路径的理解,并探讨如何结合现有理论构建更完善的解释模型。目的论语义学过于宽泛地将许多物理-生理现象视为表征过程,从而削弱了表征概念的独特解释价值,所以孙骞谦老师提出了构建最小行动框架的解决方案,旨在提供一个更严谨、全面的框架,以解决目的论语义学面临的挑战,并更好地解释心理表征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3-1.png


9月21日上午的第二组会议由中山大学王华平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雨程老师、山西师范大学武建峰副教授与渤海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刘凯副教授依次进行报告。

王雨程老师的发言以“自然认知的本质及其解释力”为题目,在拓展并补充自然认知这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然认知是人类无需经过刻意的、专门化的长期学习即可自如掌握的认知类型,因而其具有轻易获取、运用简便和保持牢固等特点,是人类认知发展的起点、趋向和底色。这种对自然认知进行深入探究的视角,可以有助于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文化、常识、科学等社会认知现象。

武建峰副教授深度探析了“认知生成主义的实用主义基础”,他指出生成主义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纲领,其核心观点和原则与实用主义的认知观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并强调生成主义实际上蕴含了实用主义的某些基本假设。同时,实用主义不仅为生成主义提供了许多核心概念,还是其思想先驱,两者在生物学理论支撑、强调生物体活动能力和环境在认知中的作用,以及持中立一元论的本体论立场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挖掘生成主义的实用主义资源将有助于推动生成认知科学的研究。

刘凯副教授的报告“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的‘通’与‘痛’——论最小适应性表征系统的元表征与适应机制”将讨论内容聚焦于“理论框架下的横向对比”和“最简机器认知系统下的适应性表征探讨”两个方面,通过跨学科的理论对比与深入探讨,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系统认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4-1.png


9月21日下午的会议分为两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的报告分为两组。

第一分会场的第一组报告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陈常燊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赵斌助理教授、山西大学董佳蓉副教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曹亚晴同学、北京师范大学黄天琦同学、北京师范大学李娇同学、厦门大学甘宜汴同学、东北大学于志浩同学、厦门大学方科同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陈嘉林同学依次进行报告。

5-1.png

赵斌老师从施耐德发现的两套视觉系统说起,对“双视觉表征假说”提出质疑。赵斌老师以“Acting on What You are Perceiving: The Two-Visual-Systems Hypothesis Revisited”为题,认为复杂任务中感知与行动或共享单一表征,并尝试在背侧与腹侧流中定位此单一表征。

董佳蓉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表征的语境分析”,报告内容概述了认知科学中“表征”概念的重要性及其在哲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不同理解与应用。她指出,表征作为解释人类行为和思想多样性的关键,在各学科中根据研究需求有不同发展。人工智能领域视表征为核心,与计算能力共同决定智能程度,所以,人工智能中的表征不仅是形式化问题,还需在具体语境中澄清其意义,以应对不同范式下的挑战。

黄天琦同学的报告“知觉经验真的具有透明性么?”在介绍知觉表征论的基本观点、考察劳拉•高对经验现象学透明性的论述后,引入塞拉斯的心理学唯名论,论证觉知活动作为一种语言事件,尝试回应知觉表征论的基本问题,驳斥经验的透明性论断。李娇同学的报告同样以“知觉经验是否具有表征内容?”的问题形式展开,她最后得出结论,相容论不受限于外部实在的存在与否,即使在幻觉和错觉的情况下,主体的知觉经验依然具有关于某一对象的表征内容,只是这一对象并非材料对象,而是意向对象。甘宜汴同学在报告“透明性论题与自我表征主义的两难”中探讨了克里格尔想要将透明性论题纳入囊中的企图为何将会使得自我表征主义本身陷入新的两难困境。于志浩同学在报告“基于道德隐喻表征浅析美德机器的局限”中讨论了道德机器的实现问题,突出了道德隐喻表征在道德概念形成和道德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方科同学在报告“新时代‘智能’难题挑战下表征与非表征的折中之路”中试图立足当下时代对“智能”的新定义和人工智能的时代难题,找到一条解决“表征与非表征”争论的折中之路。陈嘉林同学在报告“植物具有能动性吗?”中站在生成认知的反表征立场上,通过对比表征主义与反表征主义为植物能动性及认知给出的解释,考察了更具体的植物生理过程,尝试构建出具有能动性的动态核心模型。

6-1.png

7-1.png

第一分会场的第二组报告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雨程老师主持,汕头大学李光辉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一鑫老师、清华大学李立晨同学、山西大学梁德柱同学、南开大学向盾同学与河海大学刘俞麟同学依次进行报告。

8-1.png

李光辉老师的报告题为“机器意识何以可能——基于双内容表征模型的哲学分析”,主要讨论了卡鲁瑟斯的“双内容表征的意识模型”,这种融合了演化心理学、功能主义、现象概念策略、消费语义学等理论资源的模型,一定程度上填平了计算心智和现象心智之间的鸿沟,消除了双内容表征的理论困难,为机器意识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金一鑫老师在题为“类比模型的构建与表征——从认知科学的视角看”的报告中探讨了类比建模在科学表征中的重要性,指出其通过基础域与目标域的类比,借助相似性构建模型以推测目标域未知属性,为科学表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思路,同时促进了认知科学与科学哲学的融合。

李立晨同学在报告“科学模型的目标系统是现实世界吗?”中指出了现实论面临的困境,也就是说,现实论虽具吸引力,但误表征的普遍性使其面临深刻挑战。梁德柱同学在报告“并行分布处理模型对递归语言观的否定”中提出现代大语言模型的成功不仅证明并行处理模型对认知描述的准确性,还启示人类学习应转向离散、多元方式。向盾同学在报告“科学表征的认知过程辨析”中主张“推理性代用推理条件”的解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地图表征和科学表征之间的差异。刘俞麟同学在报告“重塑认知边界:动态认知表征的理论构建与哲学审视”中提出,动态认知表征理论革新了认知科学,引入时间、情境敏感性和自我修正机制,揭示了认知的非线性、交互与持续重构特性,颠覆了静态认知观。

9-1.png


第二分会场的第一组报告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刘伟伟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宋尚玮副教授、太原师范学院谢建华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梁金烨同学、山西大学杜海涛同学、山西大学高慧颖同学、山西大学刘晓红同学和山西大学李浩楠同学依次进行报告。

10-1.png

宋尚玮副教授在报告“自由意志的内涵演变及其形而上学意义”中,由自由意志从“意志自由”到复杂内涵的演变过程切入,继而提出詹姆斯提出的“自由+意志”二阶段模型,将自由意志视为非决定论的“自由”阶段创造选择,深化了自由意志的理解,为相容论与不相容论提供了新的调和路径。

谢建华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预测加工的心理虚构主义解释”,他指出,预测加工理论的核心在于预测生成与加工,可在不直接涉及表征概念下阐述。由此,这种虚构路径融合了取消主义的倾向,为认知科学研究提供新视角,旨在优化预测加工的心理表征方法,并为未来意识研究的多元主义路径提供启示。

梁金烨同学在题为“Representations as specialized guiding entities”的报告中指出,功能语义学支持宽泛表征范围,但涉及“撞针”等实体的表征地位引发争议,为修正此问题,建议限定表征需要满足“唯一贡献”的条件。杜海涛同学在报告“情感内容何以具有意义——基于规范性的情感内容概念化路径探究”中指出,解决情感内容意义规范性问题要采取情感表达主义的立场,将意义的规范性视为主体在使用语句的时候表达其持有的情感的行动。高慧颖同学在报告“自由能原理下的表征主义—一种全新的预测生成观点”中指出,自由能原理通过主动推理框架,可以为认知过程是否表征性提供新视角,促进表征论与动力论融合,形成预测生成观点。刘晓红同学在报告“主动推理架构的认知机制——贝叶斯推理与自由能原理的统一框架”中认为,“主动推理架构”可以统一认知与神经科学,还可以融合贝叶斯推理与自由能原理,视大脑为预测机器,通过生成模型优化信念,减少不确定性。李浩楠同学在报告“理解的表征性解释及其对理解的本质的揭示”中探讨了科学理解的本质,提出“理解的能力阐述”是有关于理解的本质解释的新视角,可以推进理解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未来机器理解的可能进程。

11-1.png

第二分会场的第二组报告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宋尚玮副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孔佳仪同学、山西大学沈小寒同学、山西大学李凯同学、浙江大学张智涵同学和浙江大学孔子嘉同学依次进行报告。

孔佳仪同学在报告“人工感知对人类感知的模仿、超越与挑战”中提出,人工感知通过技术模拟人类感知,弥补人类感知局限,扩展认知边界,其发展不仅丰富了感知信息源,还挑战了传统感知理解,促使重新审视感知经验构建,并引发感知认识论的新问题。沈小寒同学在报告“大语言模型的主体意识与社交意向”中指出,大语言模型以自然语言为媒介,促进人机细腻交流,挑战传统交互观念,但语言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交功能可以限制思维,大语言模型需具社交意图以深化理解。李凯同学在报告“人工认知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适应性表征”中指出,大语言模型算法虽具可定制性,但智能体个体性及稳定性界定困难,但个体性界定对完善适应性标准、确保内容精确输出及构建智能体间独立性至关重要,是评估智能体性能的关键指标。张智涵同学在报告“主观能动性与主动推断”中将能动性与预测加工理论相结合,深入分析这两个理论关于能动性或主动性的论述和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二者内在的相关性和深度的一致性。孔子嘉同学在报告“达马西奥以生命为核心的意识学说”中指出,达马西奥的意识学说强调神经系统与机体交互形成内稳态感受,这种将意识与生命调节相联系的学说可以为意识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启示机器意识实现的可能性。

12-1.png


9月22日上午的会议报告分为两组。第一组报告由山西大学陈常燊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郁锋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张志伟副教授与岭南师范学院陈跃瀚副教授依次进行报告。

郁锋副教授在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预测加工和理解力”中提出,当前生成式AI虽然被视为预测加工下的主动推理系统,但其与生物体通过有目的互动及预测学习生成模型的方式截然不同。生物体的生成模型紧密关联其身体与环境——正是这种涉身性生成模型,为真正理解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AI系统依赖被动学习模型,缺乏与环境的深度互动与实时调适,其理解力仍受局限。

张志伟副教授的报告“身体行动的表征功能”以皮亚杰在认知与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讨论为切入点,赞同了皮亚杰认为行动不仅是行为、更是认知过程的观点,揭示了行动在认知与智能发展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陈跃瀚副教授在报告“重审‘表征饥饿’问题”中指出,认知科学基于表征与计算程序理解思维,面临来自联结主义、认知动力学及无表征智能的挑战。表征主义者通过“表征饥饿”回应,提出缺席论题与抽象论题,强调复杂推理与抽象认知需表征支持。概念实用主义与涉身认知进一步质疑表征地位,推动4E运动解构表征概念,倡导具身互动解释。然而,有观点认为认知的持续性、离散性与合成性等现象仍需表征解释,且抽象认知活动也依赖表征。适应性表征理论综合了表征与反表征观点,既回应了表征饥饿,又融合了具身互动解释,为认知科学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13-1.png

第二组报告由浙江大学李恒威教授主持,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山西省委党校苏玉娟教授与山西大学魏屹东教授依次进行报告。

梅剑华教授的报告“机器意识中的有我、无我与非我:从两个图景的区分看”围绕“机器意识”展开。传统哲学学者否定机器有意识,而部分学者关注机器智能,大语言模型兴起后,该问题又获得新视角。该报告总结了学界对此的探讨,并对照物理主义观点,提出三种物理主义世界观:无我、有我、非我物理主义,分别阐述机器与人意识的不同理解。同时,梅教授区分了理解意识的显明图景与科学图景,指出机器意识讨论应分类讨论:基于有我物理主义,报告认为机器不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意识,但机器与人类意识在显明和科学层面存在相似之处,所以不能脱离人类意识来理解机器意识,并且机器也可能具备部分人类意识的底层机制。

苏玉娟教授在报告“认知表征与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中,以“大数据知识表征”作为中心议题,认为其确证过程由普遍逻辑转向语境考量,结合主观与客观确证,因而可以确保知识的正当性。这种判断可信性需依据标准、条件及确证阀值,充分体现了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所以,大数据知识表征的确证不仅是对知识本身的验证,也是对社会文化环境诚信与责任要求的体现。

魏屹东教授以“适应性表征作为认知元规范性——以人工智能为例”报告作为大会的总结。在报告中,魏屹东教授讨论了规范性的概念及其在学科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以物理学和人工智能为例,阐述了规范性科学的特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作为理性事业,需遵循规范性,包括逻辑、计算、表征、建模和方法论等方面的规范。魏屹东教授将适应性表征视为认知的元规范性,解释了认知发生的根源,即认知过程受适应性表征规范。他还强调,规范性是成熟学科的标志,对于构建严格科学和人工智能至关重要,其体现在逻辑表达、数学建模、计算表征及模型建构等方面,均可用适应性表征进行合理解释。

14-1.png


会议闭幕式由山西大学范莉副教授主持,魏屹东教授进行了闭幕式致辞。

魏屹东教授表示,认知作为与意识、自我、心智等描述性概念紧密相关的概念,必须给予其规范性,而认知规范性具体表现为逻辑规范性、计算规范性、表征规范性、建模规范性以及方法规范性,这些规范性都源于适应性表征。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计算机、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紧紧围绕人工认知与自然认知的表征关系和哲学问题展开研讨,彰显了科学与哲学的交叉与融合,不同观念与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注入了新思路。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