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网站!

论文著作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著作

学院两位教师在《哲学研究》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近日,国内知名刊物《哲学研究》2024年第3期同期刊发了我院魏屹东教授与陈清春教授的2篇学术论文。相关文章在展示学院在科学哲学和中国哲学方向研究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学院聚焦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c6a8507279d64863a4c45b421a152a63.png

魏屹东教授的论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的阶段性成果,并被推荐为本期《哲学研究》封面重点文章摘介。文章指出,人工认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在自然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刺激下形成的。鉴于自然认知的连续性和人工认知的非连续性之别,从方法论上审视,人工认知的实现策略需要考虑从生命到智能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属性统一性:生命系统的目标指涉性和生物指号性的统一,感知系统的预知性和情境性的统一,意识系统的涌现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心智系统的模拟性与表征性的统一,以及智能系统的重构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这些基于适应性表征的属性统一,可为人工认知的实现提供方法论。

7b9a00c0f48d401e98b61594341f06ad.png

陈清春教授的论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居仁由义:儒家心学伦理的现象学研究”(19FZXB027)的阶段性成果。文章指出,在中西哲学中,“心”和“人格”在存在论上都是表示主体的概念,在伦理学上都是表示道德主体的概念。通过对王阳明的“心”概念与康德和舍勒的“人格”概念的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它们作为主体概念的本质内涵都是“意向性”、作为道德主体概念的本质内涵都是“责任性”。在存在论上,王阳明与康德更接近,都承认主体的本体性,而舍勒则否定主体的本体性;在伦理学上,王阳明与舍勒更接近,都把道德根据建立在道德情感的直观体验之上,而康德则建立在道德法则或义务之上。比较而言,王阳明的“心”概念不仅指广义的实践主体,而且还不带有神学和二元论的弊病,更具有理论的全面性和自洽性。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