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应邀来学院讲学
2018年5月1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焦国成教授应邀来哲学社会学学院“睿翼讲堂”讲学,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为学院广大师生作了题为“荀子人欲观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孙岩教授主持。
焦国成教授首先以荀子是哪里人、姓什么的问题引入此次主题。我们知道,荀子是个饱学之士,对儒家所有经典无不精通,且在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大多赖荀子以传。《汉书·艺文志》曾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也就是说,在汉代时人们所知道的是“孙卿子”而不是“荀子”,荀子学派也理应就是韩非子所说的“孙氏之儒”。《孙卿子》改名为《荀子》,发生在唐代。《荀子·议兵篇》王先谦《集解》注引卢文绍语: “案杨氏改书名作《荀卿子》,而此篇正文仍作孙卿子,依汉以来相传之旧也,本篇内‘微子开封于宋’注甚明。清人卢文绍所说的杨氏就是第一个为《荀子》作系统注解的唐人杨倞。这里说得很清楚,是杨倞将《孙卿新书》改成了《荀卿子》。考辨儒家经世学派领袖,有三条理由可以论证“荀子”姓“孙”,而不是姓“荀”。
接下来焦国成教授就为什么要研究荀子人欲观进行了讲述,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争论有两个:一个是义利之辩;一个是理欲之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被后人曲解,宣扬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的所谓“孔颜乐处”是孔子之道的真精神。对义利、人欲的看法关系到儒学正统。千百年来,君子不言利、灭人欲的观点在宋以来占据了正统地位。意识形态极大地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思想传统应该从根本上进行反思了。
此外,焦国成教授谈到了荀子是如何理解人欲的,还涉及到了什么是满足一切人欲之道与人欲得以满足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欲”字在《荀子》一书中凡241见。基本义是想,想要;反义词是恶,厌恶;同义词是希冀;变义(用于非人之欲)是莫善于、应当要。归纳起来说有三点,一是无待而然、不事而生的人欲是感官本能,可称之为本能之欲;这种欲可导可制而不可灭。二是在此之外还存在一种追求自己本性之中所无者的人欲,它必须通过人违反本能的人的自觉欲求才能实现,这种欲可称之为人为之欲。它的基本倾向是追求善、弥补不足的。三是所为不同,习俗影响不一,则结果有巨大差别。
焦国成教授总结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所谓“功利学派”或“事功学派”,此派注重实际的社会治理和国计民生,故而称其为“经世学派”可能更为恰当。与道家消极避世相较,儒家更具有积极入世的特色。这一特色,集中地表现在儒家以经世致用的伦理思想干预社会上。依韩非子之说,儒家在孔子之后分为八派。儒家八派思想旨趣不同,而皆自谓得真孔子之道者。从根本旨趣上说,儒学既非记诵辞章之学,亦非玄谈和独修的学问,而是经世济民之学。在儒家八派之中,唯有“孙氏之儒”才是得了孔子经世之道的真传。儒家经世学派的第一任领袖,《荀子》称其为“子弓”。焦老师认为有八条理由可以论证“子弓”为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子贡乃是孔门真正的经世大儒和孔子正宗的继承者。
讲座结束,孙岩院长致词,此次讲座非常成功,代表学院感谢焦国成教授挤出宝贵时间,来到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为全院师生做了一次意义深刻的讲座。在提问环节,师生们与焦老师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