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03月07日13版
作者:甘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极其鲜明地体现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为在新的条件下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繁荣。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居于世界第一。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到201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这两个数字提前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2020年的发展目标。在规模发展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不断趋于合理化,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健全,高等教育的公平建设也不断提升。但是,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要求相比、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繁重发展任务相比以及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艰难转型相比,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仍然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样关键在党。牢牢掌握住党在高校中的领导权在客观上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牢牢掌握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也是围绕着创新科学知识和培养卓越人才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所在,党在高校中的领导权则是这一优势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现。要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要以自己的方式扎根在中国办大学。只有坚定地依靠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决策,才能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转换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力量。
牢牢掌握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主要环节在两个方面,一是牢牢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服务方向,一是牢牢掌握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高等教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由一个国家的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这种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中,这种反作用有可能是积极的、正向的、符合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但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反向的、违反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要求的。要使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起到积极的、正向的作用,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必须要牢牢扭住中国高等教育的服务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的新论断。只有把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自觉摆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这“四个服务”之中,才能使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传统优势,它在根本上决定着为谁培养人才这一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牢牢掌握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就是牢牢掌握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性意识形态观念正确地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把高校师生紧紧地凝聚在党的周围,立德树人,使青年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个体“小我”和国家民族“大我”之间找准自己价值坐标,从而为大学生健康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掌握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关键在“牢”。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根据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规律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特别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支部,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活力,使牢牢掌握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权变成为提升高校师生党员党性意识和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从而在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对高校工作进行全面领导,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作者:甘晖,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