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大学老师的职业值得热爱需要敬畏

发布时间: 2017-09-1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70912 13版)

 

作者:谢和平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来都把老师尊称为“先生”,很早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社会各界更把大学教师当作知识的化身、品格修养的典范,一直把大学看作是神圣的学术殿堂。

 

但现在,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面对当前社会的浮躁和功利,有些人自我感觉特好,对教师没有敬畏之心、没有尊重情怀,谁都敢当教师;有的老师入职后也缺乏自省、自重和自律,更没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尺度的对标和进取;有个别老师只是把“大学老师”当作谋生的职业、作为养家糊口的饭碗,在工作中去简单应付、对付,缺少发自内心对“老师”身份的热爱和敬畏,更缺少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个别老师虽然身在学校,但却没有真正心在学生、心在课堂、心在校园,不安心、不专心、也不用心去搞好教学科研、去做好本职工作,把本职工作作为副业,把校外兼职作为主业,缺少对岗位的珍惜和敬畏;还有个别老师在课堂上什么话都敢说,在讲台上什么课程都敢讲,靠上课随意调侃、用“愤青式”的观点去讨好学生,对“三尺讲台”缺少最基本的敬畏感。

 

实际上,当一个大学老师并不容易,当一个好的大学老师更不容易。不是谁都可以上讲台,也不是谁都可以当老师,更不是谁都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因为“大学老师”这个岗位是崇高和神圣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热爱、去敬畏的。那么,为什么说“大学老师”值得我们热爱和敬畏?我想,就源自于教育事业本身的使命,源自于我们肩负的教书育人责任,源自于我们大学对老师严格的要求,也源自于我们作为大学老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对大学老师的热爱和敬畏,源自于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我们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能够影响每个人一生的事业,也是为每个人未来更好的发展做准备的事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谈到,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实现他自己,成为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是一项值得用毕生精力去从事与追求的事业。所以,我们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大学老师,就不能仅仅把老师当作“谋生”,而应该去“喜欢”,更应该发自内心去热爱和敬畏。当我们热爱和敬畏自己大学老师的工作,它就会成为事业;当我们热爱和敬畏自己的事业,它就会成为艺术;当我们热爱和敬畏教书育人这门艺术,它就会为你带来快乐和幸福。

 

对大学老师的热爱和敬畏,源自于我们肩负的教书育人重任。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十年寒窗苦读的优秀人才,他们把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阶段、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我们每个老师,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身处学术殿堂的大学老师,治学做人上的品德、学识、境界,就是学生认识社会、探索真知的一面镜子;我们在课堂的讲授内容、平常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未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难道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难道不应该用自己全部的知识、智慧和情感为学生讲好每一门课和每一堂课?难道不应该全身心投入去热爱、珍惜和敬畏“大学老师”的岗位?

 

对大学老师的热爱和敬畏,源自于我们对教师岗位的严格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大学老师不容易,要成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的老师就更不容易。品德好、学术好是成为大学老师的基本资格和门槛,一个大学老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要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识,还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创新能力;除了教好书、讲好课,还要搞好科研,不断地提升学术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优秀和学术卓越,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大学的好老师。老师的水平就是一所大学的水平,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是传授知识,那无论你把知识点讲得多精彩,可能最多也只适合做一名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一定要有高水平学术研究作为基础,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培养迎接未来挑战的潜质和能力,这才是大学老师应具备的标准和要求。只有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才能算合格的大学老师。所以,不是谁都可以上讲台,也不是谁都可以当老师,更不是谁都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我们作为大学老师,自己首先更要看重自己,更应该去热爱、去珍惜、去敬畏自己的岗位。

 

对大学老师岗位的热爱和敬畏,源自于我们获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做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优秀老师,有些已经离开我们很久远了,可是他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校友还是在津津乐道地回忆他们、怀念他们,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他们。所以,当我们能够亲眼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能够学有所成、成长成才;当我们退休以后还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敬、还能让教过的学生津津乐道,回味教学相长时的感悟,这种幸福感和成就感不管你拥有多高的权力和地位、不管你获得多少财富和荣誉,都是体会不到的,也是无法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去热爱和敬畏自己大学老师这个职业,更应热爱和敬畏我们的讲台、我们的学生。

 

在我看来,我们要热爱和敬畏“大学老师”,就要有品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厚德而载物,尊德行而道问学;更要有扎实学识,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不断充实、完善和提升自我;更要有理想气质和境界情怀,学无止境,当大学老师只能去奋斗、不能懈怠、更不能偷懒,在大学里不仅要有知识、有智慧,更要有梦想、有激情、有追求。为此,我提四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热爱和敬畏“大学老师”首先在于坚守理想信念。现在,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和精神深入广大教师内心。我自己体会,黄大年精神的可贵之处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书育人天职的坚守。同时,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我理解这个“道”,就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之道,就是教书育人之道,就是为人处世之道。所以,我们每个老师既要当好传播学识的“经师”,更要当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人师”。

 

热爱和敬畏“大学老师”关键在于积累扎实学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但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一桶水的要求早已经不够了,而是需要一片海洋,这就对我们每个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好老师,一定要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去应用知识、去创造知识,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去想象创新;不仅要把本学科的知识、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去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知识面和探索未来的潜质与能力。

 

热爱和敬畏“大学老师”重点在于坚守底线。做人要坚守底线,做老师更要坚守底线。对于大学老师来讲,不仅要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政策底线,更要坚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底线。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术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学术科研活动,真正弄清楚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牢记学术道德红线不可逾越、学术道德底线不可触碰。我们宁可晚一点评职称、慢一点出成果,也要靠自己的真努力、真功夫做真学问、真科研,守住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底线,兢兢业业教好书、踏踏实实做科研、勤勤恳恳育好人。

 

热爱和敬畏“大学老师”根本体现在关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一直认为,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情感的投入,就是要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对“大学老师”的热爱和敬畏,归根结底就体现在发自内心对每个学生的热爱和敬畏。所以,每位教师都要把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来关爱、来教化,都要站在促进每个学生自由全面成长发展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去做好每项工作、设计每个服务流程,都能发自内心把每个学生当作独立、平等的个体去关爱和包容。

 

(作者:谢和平,系四川大学校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