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从哲学气派上认识和把握新思想

发布时间: 2020-09-21 浏览次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时代标识,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世界大同的天下情怀,充分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气派。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的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认识论原则,是我们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境界的基本方法论。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时代风云、实践发展多么波澜壮阔,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就多么悠远深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观点,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新的独创经验,作为这个时代的“思维具体”,理论地再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而生动的伟大实践。这种“再现”不是直观的“反映”、不是简单的“归纳”、不是机械的“摹写”,而是理论的创造、智慧的结晶、精神的升华。尽管这种“再现”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相重合,但作为一种精致而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则是对“历史”(现实)的超越,因而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独有的哲学气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新”,首先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任务、发展目标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已经从“未发展起来”阶段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阶段。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面临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新”的时代应运而生、顺势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经验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和道路拓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解读和规律把握,通过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概念和范畴,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地“再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中。

正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才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独具时代理论品质、思想力量、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实现“人民至上”“人民幸福”和解决世界难题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作为“为人类求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起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价值论上的最高原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宝贵的人民情怀和人民立场,既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论”和“人民幸福论”的实践表达。这一方法论上的最高原则,打破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离心墙”,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哲学追问,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充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写在13亿多中国人民灵魂深处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恢宏视野、战略思维、世界眼光,鲜明提出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这一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立足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擘画的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回应的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哲学命题。因而,尽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沉思和哲学气派。


来源:学习时报(2018年10月17日 A2版)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