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资讯
武汉大学:五大战略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13-10-0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武汉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经过百余年的传承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会,出台《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科学凝练发展理念,精心谋划发展战略。以“高端、聚合、对话、原创、发展”为核心理念,实施五大战略引领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跨越,迈向新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高校前列,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发展优势。特别是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又佳音频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数均位居全国高校第3位,国家社科首批重大项目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位,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以43项位居全国高校第2位,社会科学总论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2011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聚焦人才建设,实施高端引领战略
多年来,武汉大学始终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根本,特别是注重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引领作用。此外,武汉大学还采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学术队伍建设的做法。
一是在全国首创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制度。2004年开始遴选,共遴选12名资深教授,他们在扶掖后学、建设学科、引领学术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0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首批 “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有6位资深教授入选(全省首批共13人)。
二是实施“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为了涵育武汉大学长远发展的学术中坚,着眼于青年学术队伍的群体性成长,武汉大学启动了“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对每个团队给予为期三年、每年10万元左右的滚动资助。目前,武汉大学已在建“70后”学术团队40支,推动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积极意义正在逐步彰显。此举受到了教育部、兄弟高校和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发挥高端学者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引领作用,武汉大学正在筹划实施 “学术带头人学术引领能力建设计划”。
二、发挥学科优势,实施优势集成战略
近年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科学优势,实施优势集成战略,加强基地建设,组建跨学科平台,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跨学科研究。
武汉大学先后成立了一批重要跨学科研究机构,如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中心等。通过组建这些跨学科机构推进综合交叉研究,一些新的学术领域正在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不断催生,对学科建设形成了有力支撑。
特别是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依托国际法、环境法、测绘遥感、地理信息与制图、水利水电等10余个文理工学科,围绕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保护重大需求开展研究,有效服务了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依托该研究院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 在教育部“2011计划”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
三、培育学术精品,实施源头创新战略
近年来,武汉大学始终抓住“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学术精品”这个核心,坚持“营造环境”、“激励导向”两手并用,一手抓学风建设,一手抓精品培育。武汉大学不断在政策、体制、投入和环境等方面创造和改善科研条件,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善待挫折,宽容失败的学术文化。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先后举办40余场中青年学者学术方法训练营,31场珞珈讲坛,引导教师大胆创新科研方法,追踪科学研究学术前沿。
武汉大学设立重大学术成果培育专项,同时通过《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发展指标奖励办法》等政策设计激励催生了一批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如,被誉为“第五大汉语工具书”的《故训汇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界的“万里长城” 的《中国文学编年史》;耗时17年而成的《中华大典·音韵分典》等。这些精品的产出与武汉大学在历次成果评奖中不断取得佳绩是密不可分的。
四、提升国际影响,实施国际对话战略
实施“国际学术之伴计划”。依托重要研究基地与海外至少一个知名学术组织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如简帛研究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开展合作,每年轮换召开全球简帛学论坛,已将武汉大学的简帛学研究打造成国际顶尖品牌。
实施“前沿追踪计划”。组织相关学科中青年学者按年度撰写海外人文社科最新学术发展动向研究报告,追踪海外人文社科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海外人文社科的思潮和流派,拓展海外人文社科的世界视野。自2006年以来,已出版报告7部。
实施“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支持计划”。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12年,按照“前期资助、后期奖励”的办法资助了110项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项目。此举对提升武汉大学文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促使武汉大学“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形成有力支撑。
举办“海外学术周”。2012年10月,武汉大学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外学术周。与哥廷根大学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并访问欧洲有关合作高校。学术周的举办很好地扩大了武汉大学在欧洲的学术影响力。“海外学术周”将计划每年在海外举办一次。
五、服务国家需求,实施智库锻造战略
多年来,在建设“顶天立地大学”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武汉大学坚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努力打造立体化、系统化的服务社会、服务现实、服务决策的“珞珈智库”。2008年以来,提交咨询报告1844篇,一批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
武汉大学紧紧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国家部委共建了一批研究机构。如依托外交部成立的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依托国家发改委成立的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依托国家质检总局成立的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依托文化部成立的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依托文化部、财政部成立的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依托国家汉办成立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等。这些机构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直接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需求提供智力支撑,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智库。如文化创新中心相关研究报告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批示。因质量院建设成效明显,国家质检总局将投入1亿元在武汉大学建设我国首个综合性宏观质量管理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为国家提供质量管理和评价的相关智力支持。
此外,武汉大学还高度重视服务地方,服务现实,特别是直接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武汉大学组建成立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每年投入100万元设立“湖北研究专项”开展湖北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部分成果已获省委省政府重要领导批示。今年5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对台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和鄂台交流合作,武汉大学又和湖北省委共建台湾研究所。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武汉大学正在朝着“建设更有国际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目标阔步迈进。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编辑:冯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