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复旦大学:改革放权 学术回归

发布时间: 2013-10-01 浏览次数:

 

对学科设置、学术管理、人事制度勇于探索
复旦大学:改革放权 学术回归

作者:姜泓冰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改革!改革!
 
近几年,一走进复旦大学,鼙鼓急催的改革节奏便扑面而来。
 
复旦改革,激情渗透持久理性,招生、学科设置、学术管理、人事制度、放权于院系……改革必有阻力,唯有怀抱责任、勇于探索,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学院是爹,书院是妈,通识教育有了“2.0
 
9月初,2013级新生陆续走进复旦,新奇地住进了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等五大书院——4年本科生活的家。
 
学院是,书院是’”,一位复旦老师这样打趣。这是复旦全面实施本科生住宿书院制的第二年。西方大学通行的书院制,在国内还是初试。复旦将书院定位于师生自由交流、共建共享、展开共同学术生活的公共空间与文化平台
 
志德书院有厨房、咖啡屋、谈心室、图书馆,甚至是游艺室,经营权最终将下放给学生,由学生群体管理经营。志德书院院长、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解释。
 
书院虽管的不是学生专业教学,但书院院长、主要导师全是学术地位很高的教授。书院各种管理事务,则交给学生选举产生的学生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志德书院800多名新生的迎新大事,除一位指导老师,全由学生自管会一手操办。
 
在迎新会上,复旦校长杨玉良告诉3000多名新生,要敢于毫无保留地质疑教授和校长,培养复旦人气质。此话当即被关注和转发,传布甚远。所谓复旦人气质,在大力改革中的本科教育体系中,被概括为四种要求: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带领的9人专家小组,将之细化为“2.0版通识教育计划
 
2006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开始,复旦有清晰的选才思路:坚持覆盖各科知识、需要快速反应的千分考,加上教授们的车轮战面试……选拔入校的学生,成绩未必最优秀,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在校表现更活跃、平均绩点更高,毕业发展更好。
 
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试点校,复旦本科课程被划分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大板块。经过五六年建设,如今本科教学年的开课量达5650门次,其中通识类课程180多门,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占54%以上——这都是国际上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2.0升级方案,将通识教育课程分成七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育人目标,梳理原有课程,培育新课,设置课程进入、退出门槛。
 
多元化考核,以制度鼓励板凳甘坐十年冷
 
复旦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力量,又有一个宽松的考核环境,没有了拼论文的焦虑,我就能把社会应用需求和基础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自主组合团队,用管用的人,做实在的事。光纤研究中心贾波教授解释成功之道
 
光纤研究中心仅有9名在编教研人员,加上学生不过30人,却参与了从北京奥运到川藏铁路等众多国家级重大项目,连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已申请49项国家专利、7部软件著作权。中心2000年成立,10年后方拿出自主开发的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成果。科研磨剑期很长,我们认准了人就保持关注,少加压力。复旦大学科研处处长殷南根这样说。
 
如何凝聚不同专业、形形色色的人才,形成既科学、公正,又有包容度、可激励创新的管理制度与大学文化?
 
国内向来以发表CSSCI文章或著作数量作为学者晋升职称的惟一途径。看似公平,却使得低水平重复式作品泛滥,我国学术论文数量蹿居世界第一,论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之后。
 
2010年,复旦大学尝试打破这一怪圈,从历史系和国关学院开始试行代表作和同行评审制。历史系教师张巍是首批获益者。参评教授职称时,他晋升副教授不过四年半,手上只有4篇学术成果,远未达到正教授候选人须有10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刚性要求。张巍从事西方古典学研究,发论文周期比一般学科长,他提交的关于柏拉图哲学思想史研究的论文代表作,历时七八年才完成。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知名学者匿名对他进行学术评估,有4位认定其成果真正优秀可以破格。原以为要等十年的张巍顺利晋升。
 
代表作制度在文科院系试行两年,有40多名教授、副教授候选人提出申请,1/3成功晋升。2012,制度在全校推开。学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长线研究成果,开始发力,进入显性收获期。2000年,在大多数人不知PM2.5为何物时,环境系庄国顺教授就已开始监测,并建议政府预警。今年,庄国顺教授团队的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余龙教授团队,埋头攻关12年,于2012年底找出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关键易感基因。也是2012年底,中文系副教授戴从容用8年光阴翻译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出版,让世界著名天书有了首个中文注译本……
 
“‘代表作制的灵魂是创新。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部主任俞吾金教授说: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就是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式作品的量产。
 
小步快走,探索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之道
 
“2.0版规划中,教授、学生和学校各个群体都有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满足感,靠的是动了权力奶酪的学校决策体制改革。
 
中国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管大事、抓长远,校长独立自主负责日常行政决策。只有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群众组织、各党派的作用,构建好决策体系,才能让学校治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校党委书记朱之文这样说。
 
民主办学,在复旦决非空话。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在国内大学属于标配,从2010年至今,复旦先后对其实施重组、改造、完善:将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事务归并一处;2011年成立负责制定全校教学改革方案的新教学指导委员会,全由对教学有热情的教师们组成。杨玉良曾向媒体透露说,复旦大学校领导和部处负责人都会退出学术委员会。
 
事关学术治理、教学改革的诸多繁杂事务,以教授为主导的学术组织唱主角、提建议、出方案,校长做决策,职能部门管落实。我们是教指委的秘书教务处副处长王颖说。
 
复旦还新设了发展与规划委员会、预决算委员会,让教授、专家们参与决策论证,拥有监督权力。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苟燕南,当年主动报名加入。有研究政府绩效的专业知识背景,为学校办学经费、资源分配决策做咨询,审核资金用项,便得心应手,如今,他已成了复旦新任财务处处长。
 
复旦再造决策流程。大家都发挥作用,管理才能做到民主、有序、科学。朱之文说。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作为复旦承接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课题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一部分,较早启动制定、曾被媒体寄予厚望的复旦大学章程,在国内多家高校章程方案亮相后,仍无动静。
 
写出文本容易。我们要在过程中把复旦的方向目标、管理规范想清楚,理顺大学内部管理体系,切实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小组成员、校办主任刘承功说。
 
改革在前,总结在后。复旦不仅为此调研国内外大学,发动全校师生讨论,还翻查制度家底,找出多年积存的各种校内管理规章1000多件,作为下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下移管理重心的改革依据。
 
在朱之文为即将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准备的报告上,改革被单列成章,这在复旦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复旦的改革脚步日益急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