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 2019-06-03 浏览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5-30

 

作者:邹广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正是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历史现实,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将对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全球治理作出巨大贡献。因此,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术生长点。

 

当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国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也带来了中国世界影响力的日渐增强。中国有能力也理应为国际新秩序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正是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历史现实,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将对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全球治理作出巨大贡献。因此,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术生长点。

 

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化问题所作出的中国判断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众所周知,现代世界秩序是在西方工业文明、资本逻辑主导之下建立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与经济掠夺的过程。回望历史,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及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全球化时代,但也拉开了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及其面向全世界进行殖民侵略的序幕。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人类的普遍联系虽然日益紧密,但是两极分化却也愈加严重,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依旧面临重重阻力。

 

在此时代语境之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毋庸置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展现出的是完全不同于旧全球化秩序的、全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并从全人类的高度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制定了一个最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公平正义、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共同体,是对以往利己必损人逻辑展开的全球化秩序的否定。中国期待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维护未来的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携手发展并进的美好愿景。

 

中国不仅是全球化发展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当代人类全球化发展的实践者和贡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一种面向世界的中国表达、中国态度。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要一如既往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努力展示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坚定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心,体现坦诚开放、求同存异的大国胸怀。当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此语境下,中国实践摸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可以成为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有效实践。就其价值诉求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是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追求双多赢和共赢,其核心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思考人类命运,因而这种理念便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以及传统的国家关系,谋求的是在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中实现共生共享、和平发展。这无疑是现阶段国际社会中最优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超出了一般的概念性描述和价值判断层面,实际上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西方国际关系理念的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念,这一理念作为不同于西方世界观的思想理念,集中表达了关涉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中国判断。

 

凸显了民族与世界的文化关系

 

面对世界历史格局的变迁,需要我们从学理层面思考不同文化间如何交流互鉴,如何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化多样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文化多样性,是我们所倡导的理念。在一般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人类文化在其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如文化内容上的差异、文化地域上的特色等。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一个国家,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其发展与进步才是真正富有意义的。本来,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原生态”:处于传统的、离散时空社会发展阶段的各个民族,其文化基本上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也是各具特色的。然而,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是,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却常常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就在所难免,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挑战与应战来指称这种文化互动模式。

 

今天,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常在文化普遍性文化个性之间纠结。在人类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149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时强调:“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那么,如何致力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呢?

 

首先,要注意把握文化个性同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人类的现代化实践推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但不可能完全取消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本土性,因为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理想欲求的丰富性,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文化的恒常价值常常是渗透于文化多样性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文化多样性来抵抗、纠正、平衡单一的资本与市场逻辑,不能让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物质的增长取代文化的进步、精神的富有。唯其如此,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在今天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间需要培养宽容精神。宽容性原则是文化一体化时代不同文化间理解与沟通的基本准则,它意味着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不抱偏见的心态来看待与自己相异的文化。尤其是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诚如习近平主席515日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所指出的,“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唯有宽容,才有文化的繁荣与人类的进步。那种把他者文化视为异端,只将本位文化定于一尊的时代必将终结,人类未来将在宽容的心态下体认各种文化的生动性内涵。

 

再次,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我们提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就意味着承认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存在价值,通过平等对话来借鉴、吸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努力从各个层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不同的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共同体或者说不同的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一次次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而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迄今为止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的最强有力的声音。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看,习近平主席对未来人类文明将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判断,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文化交融中如何实现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新诠释。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最重要的还是每个国家民族要自觉维护文化多样性,强调彼此之间相互培育、相互欣赏、相互借鉴。

 

我们要葆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情怀。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一直是我们所恪守的外交理念,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所以必须坚持各国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兼容并蓄,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尤其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作为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意味着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

 

我们要努力涵养上善若水,有容乃大的实践智慧。只有包容,才能让世界更美好。开放的中国正走在发展的途中,中国正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宽厚包容的,我们正在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强国心态、大国心态逐渐替代弱国心态、穷国心态的过程中,中国人并没有累积起国强必霸的心理基因,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包容中庸,协和万邦的情怀,正努力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