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博导论坛】之中日的科技与人文

发布时间: 2012-04-04 浏览次数:

在庆祝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2012330日下午,哲学社会学学院邀请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张培富教授作题为《中日的科技与人文》的学术报告。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2年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40周年,尽管中日两国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但两国从科技到人文的亦师亦友的关系久远,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研究两国科技与人文差异对促进我国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张教授从中日比较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开始讲解,如: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更深远,还是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更大?中日的科技比较谁更胜一筹?中国的综合国力是否超过日本?中日的人文社会科学比较谁更具优势?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首先,改革开放30年,亦是中日两国科技与人文交流不平凡的30年。仅就中国高铁技术发展为例,我国高铁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向日本学习,而日本的等级制战略文化妨碍了中日高铁技术的深化。到今天我国高铁技术位居世界第一,由“借鉴吸收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技术进步道路转向“自主研发为主,借鉴吸收为辅”;     
其次,就汉语和日语来说,汉语词汇约占现代日语词汇的45%,而汉语中仅有14个日语外来词汇;
第三,关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始于洋务运动,主要依靠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来推进,被迫开始引用西方器物,奉行固守本固政体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崇内鄙外”的。而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始于明治维新运动,由中央政府主导,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是科技与人文并举,兰学取代了儒学,奉行认同西方政体的思想;
第四,关于中日的现代化——20世纪上半叶。辛亥革命从思想上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新文化运动让国人开始认识和接受西方的科技与人文,中国传统文化首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科技获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社会地位,中国开始“以世界为坐标原点看世界、看中国”。而这时的日本在经济上基本现代化、政治上半现代化、思想上极端民族主义,三者结合起来使日本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在中日两个民族之间造成了深远而难以消解的影响;
第五,中日的现代化——20世纪下半叶。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0年被中国赶超。但日本在应用技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在基础科学领域不断问鼎诺贝尔奖;
第六,对日本的感性认识。主要从日本的轨道交通文化、厕所文化、公共文化事业、传统文化、全职太太和城市文化等比较细微之处体现日本国家文化和国民素质。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持有“欲迎还拒”的心态,本质是由中国文化的优越意识和盲目的中国文化中心论的作用。而日本文化具有外在开放性与内在封闭性,自卑感和优越感并存,内聚性和排他性兼具,崇尚和尊敬强者。不得不承认,日本现代科技和人文发展令人称赞,但我国不能对日本技术引进抱太多幻想,必须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同时,摆脱依赖,协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实现自主创新的宏伟蓝图。    
张教授这次讲座启迪我们青年一代重新理性地看待中日两国文化,用一种宽容博大的心怀去接纳和学习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博采众长,获得长久发展!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团学工作|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