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任之讲堂】王路:语言与世界——“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发布时间: 2021-11-23 浏览次数:

499805620d6c4570a0a88a53224fa4d3.jpg

10月21日晚,在哲学社会学学院报告厅中,王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语言与世界”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是认识传统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区别:为什么前者的核心概念是“是”(being),而后者的核心概念是“真”?

王路教授谈到,在前三讲中,他围绕着弗雷格以后的现代哲学讨论了“真”的概念,今晚要关注的则是“是”(being)的概念。他认为,在弗雷格以前的哲学(传统哲学)线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是”(being)。他反对把“being”译为“存在”,认为应当把“being”译为“是”。王路教授认为,传统逻辑中最核心的概念是“是”的概念,应用到哲学中,哲学最核心的概念也应是“是”的概念。

d87cccc18a964240b1bf97a0957c732c.jpg

王路教授首先展开来谈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众多,今天王路教授先谈的则是他的范畴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中,“是”这个词是有歧义的,当我们说“S是P“时,P是可以有多种含义的,比如(1)表达是什么,或者表达实体;(2)表达性质;(3)表达数量;(4)表达关系等。我们可以通过探讨不同的情况来探讨其中的“是”的含义。但在所有的认识中,其中(1)表达是什么(实体)是最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只有认识一个事物是什么,才能最充分地认识这个事物。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是与认识相关的。

同时,在我们关于事物的表述中,“是”这个词本身的歧义还需要借助逻辑理论来说明。对于“S是P”这个命题,我们可以通过两条原则,即(1)换位原则,s与p是否能换位;(2)谓词是否表达主词的本质,区分出四种谓词来:(1)定义,既能换位又表本质(人是有理性的动物);(2)固有属性,能换位不能表本质(人是会语法的动物);(3)属,不能换位但表本质(人是动物);(4)偶性,不能换位也不表本质(人是白的)。以上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的谓词理论。王路教授指出,范畴理论和谓词理论共同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讨论的基调,二者都是围绕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展开的(S是P),而且是关于认识本身的。

aea93830896645649471e428988d3a66.jpg

随后,王路教授简要讨论了康德哲学。康德提出了“形而上学能不能成为科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形而上学要从可靠的学科出发,而在当时可靠的学科就是数学与逻辑。康德把传统逻辑中的判断形式重新分成四类,一个是量,一个是质,一个是关系,还有一个是模态。在康德看来,逻辑是形式的,而我们若想建立关于对象的知识,就要增加关于对象的考虑,由此康德基于判断表得出了十二范畴表。王路教授指出,在康德的范畴表中“being”的概念是始终得到保留的,甚至在德语的构词上就得到了保留,为此他向大家强调读原著的重要性。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哲学,都是围绕着诸如“S是P“的基本句式来讨论问题的,句子是表达认识的基本单位。尽管有时他们围绕的是“being”,而“being”是句子中最为核心的成分,当他们在谈论“being”的时候就是在表达一个句子。

25786582ba0741da83aea8a40aba47be.jpg

接着王路教授又讨论了黑格尔。黑格尔的《大逻辑》里写道:“哲学体系要从逻辑寻找出发概念。”为此黑格尔提出了三个出发概念:(1)“是”;(2)“不(者)”;(3)“变”。其中的(1)“是”和(2)“不(者)”,都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粹概念,通过”变“获得规定性及含义。黑格尔辩证法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当我们说某个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就意味着它不是什么,蕴涵了对自身的否定,即当我们说s是p的时候,就意味着它不是q。黑格尔认为“真”就是“是”向“不”的转换,“不”向“是”的转换。这实际上是说我们在谈“是”与“不”的关系时,一方蕴涵着对另外一方的否定。王路教授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的出发点依然来自于“S是P;S不是P”的基本命题。此外,王路教授再次强调读原著的重要性,认为很多中文译本都把“being”误翻成“存在”,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他举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谈论感性,其中最核心的成分就是es ist...(英it is...,它是...),由此延伸出“对象是...”的句式,最后用“这时是夜晚”作为例子。若将其中的“是”翻译为“存在”,整个就说不通了。

然后,王路教授给大家讲了海德格尔。他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很多地方是含混不清的。他反对大家读海德格尔的书,特别是中译本,由于翻译得不准确会更加混乱,倘若要读可以从英译版看起。今天他给大家讲的是他认为海德格尔理论中比较清晰的部分。海德格尔认为,传统西方哲学关于“sein”(being)的概念有三种看法:(1)普遍的(2)不可定义的(3)自明的。由于时间关系,王路教授展开来谈的是第三种自明的看法。为什么“being”是自明的?海德格尔给出了四个理由;在一切认识/命题/事物与自身关联......中,都用得着“being”。王路教授认为“在一切命题中,都用得着”being“这个理由是最清晰的,在命题“S是P”中,用得着“being”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海德格尔说这“无需追问,谁都懂得”。紧接着,海德格尔给出了两个例子,(1)“天是蓝的”;(2)“我是快活的”。所以,王路教授认为这里的being就是“是”,指的是“是”这个词,而不是大部分人所讲的“存在”。很多中译本都将这里的“being”翻译为“存在”,并且说“存在”是自明的,这导致了前后不一致。

ad7a12e57aea403c8de4a1ba3a16c52d.jpg

王路教授总结道,以上四位的哲学家的理论都围绕着“S是P”这种基本命题展开,来表达“认识”。“being”既是传统逻辑中的常项,也是传统哲学不断言说的东西。所以西方传统逻辑与传统哲学是相通的。在前三讲中,他给大家讲述了现代哲学的相关理论,凸显出来句子中“真”的概念;而在今天所讲的传统哲学中,凸显的却是“being”的概念。王路教授认为这种变化源于逻辑的变化,传统逻辑中的句子的核心是系词,而现代逻辑使用函数结构,函数结构的语义核心概念就是“真”,因此在现代哲学的讨论中就不再出现“being”。所以,不同的逻辑导致了不同形态的哲学。他主张把“being”和“truth”翻译为“是”与“真”,并且“是”与“真”是相关联的,当我们言说“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包含对“真”的考虑了。

890db0562fcf4a67bbb580150d91d7a3.jpg

最后王路教授再次向大家强调阅读原著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把时间更多地花在读罗素、弗雷格、奎因、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著作上,而不是寄希望于通过几节导论课就能进入哲学。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团学工作|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