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7
刘勰娇,1987年生,云南丽江人,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2010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学专业本科毕业, 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201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19年入职山西大学哲学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易学与两汉魏晋哲学。
一、发表学术论文
1. 朱子的“小学”思想析论,《江汉学术》,2015年5期。
2. 庄子的政治思想探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4期。
3. “以文致太平”——略论秦汉之际政治走向和文化选择,《学术探索》2015年11期。
4. “柔弱胜刚强——对于《老子》的解读”,《书品》2017年第4辑。
5. 论希腊哲学和先秦哲学知识观的差异,《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6. 西汉易学天人之道的建构及其文化意义,《晋阳学刊》2022年第2期。
7. “至理”与“无名”——王弼名教革新思想探析,《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3期。
8. 经学视域下汉代易学地位变迁的原因探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9. “反情”与“执一”——王弼民情论新探,《哲学动态》2024年第2期。
10. 王弼对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建——以“德”为中心的探讨,《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
11. 王弼“德”论及其形而上学基础,《中州学刊》2024年第8期。
12. 本于自然与合乎人文——从老子到王弼,《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0期。
二、主持科研项目
1、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汉魏之际《易》注中的礼学问题研究”(2020W012)。
2、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22至2023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王弼名教思想与汉魏时期学术思潮的流变研究”(SSKLZDKT2022010)。
3、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探索——基于中国哲学经典研读课程的实践”(J20220022)。
4、山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适应哲学类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2023JG012)。
5、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汉代易学的天人之道研究”(23FZXB033)。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睿翼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