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树林,男,汉族,1974年6月生,中共党员,法学硕士,讲师。1997年毕业留校工作,曾在数学系、校党委办公室、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工作,历任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现任山西大学党委委员、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尤洋,男,197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山西大学科技伦理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生产的数智实践研究(2)神经科学、脑机与数字智能的哲学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人才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哲学研究》等CSSCI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二三等奖。主讲课程获批山西省一流课程、山西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医学伦理学》刊物学术委员会委员、Jounrnal of Human Cognition、《认知科学》编委会委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编委会委员。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哲学专委会副主任、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委会副主任、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山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曾赴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开展访问学者研究。
吴鑫,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硕士。曾在科学技术处、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山西省纪委监委驻山西大学纪检监察组工作,历任科学技术处科长、副处长,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综合室主任,省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综合室主任。2024年11月任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陈敬坤,1981年1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曾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系访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各1部。科研成果曾获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第十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4),教学成果曾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课程)《心灵哲学专题》,入选山西省教学名师(2021),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1)。
邮箱:chenjingkun@sxu.edu.cn
一、代表性论文:
1. 作为形而上学理论而非经验理论的泛心论,陈敬坤,《认知科学》2023年第2期。
2. 先验偶然性与嵌套问题——对查尔默斯解决方案的辩护,陈敬坤,《河北学刊》2022年第6期,37-46页,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23年第1期全文转载,55-64页。
3. 强人工智能与泛心论,陈敬坤,《科学·经济·社会》2021年第3期,52-59页。
4. 物理主义泛心论:组合问题及现象绑合策略,陈敬坤,《学术月刊》2020年第5期,30-38页;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29-36页。
5. Two-Dimensionalism, Epistemic Possibility and Metaphysical Possibility, in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 2020 Vol.4, No.1, 22-34.
6. 怪人假设——意识理论的试金石,陈敬坤,《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5期,56-61页。
7. 认知二维语义学的逻辑基础和困境,陈敬坤,《人文杂志》2015年第10期,1-6页。
8. 怪人假设与副现象论,魏屹东;陈敬坤,《世界哲学》2014年第2期,100-107页。
9.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实践规范性问题探讨,陈敬坤,《理论探索》2014年第2期,16-19页;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36-40页。
10. 后天必然性与认知二维主义——兼论认知可能性与形而上学可能性的关系,陈敬坤;魏屹东,《人文杂志》2013年第12期,1-8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4期转摘,53-54页。
11. 可想象性论证及其问题——评查尔莫斯的认知二维语义学,魏屹东;陈敬坤,《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33-39+91页。
12. 在直指和描述之间——评索姆斯和查尔莫斯关于二维主义的争论,魏屹东;陈敬坤,《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6-31页。
二、主要科研项目: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二维语义学及相关问题研究(11CZX043)(已结项)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泛心论与心智的构成性问题研究(21BZX099)(在研)
薛稷,男,汉族,1980年8月生。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FU)访问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左派思想史等领域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一、主持科研项目:
1、2014年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一般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005-5);
2、2017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英国伯明翰学派新兴文化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7208);
3、2019“理解马克思”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208544001);
4、2019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208544002);
5、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研究(项目编号 :19FZXB098);
6、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主体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2J001);
7、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哲学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YJJG030)。
二、参与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CZX020)、“结构主义思维范式下的唯物史观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CZX008)”;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5BZX021)、“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BZX003);
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思维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3AZX002);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13&ZD07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项目编号:2015MZD026);
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善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善本、善念与善为的社会治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JHQ002);
6、2012年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在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及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BA03);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英国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批判思想史研究”(23&ZD017);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研究(24&ZD009)。
三、学术论文:
1、《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2、《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人道主义思想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1期;
3、《伊格尔顿“文化政治批评”的思维范式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4、《伊格尔顿的文本批判思想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期;
5、《汤普森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关系”思想探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
6、《走出文化危机的困境——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方法论思考》,《现代哲学》,2014年第5期;
7、《简析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8、《试论斯图亚特·霍尔多元文化思想的实质》,《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8期;
9、《英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释义》,《南京师大学报》,2017年第4期;
10、《试析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及其价值》,《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0期;
11、《英国新左派宽容观与马克思文化思想关系探析》,《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流变》,《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13、《空间批判与正义挖掘——大卫·哈维空间正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4期;
14、《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理论的发展格局、理论形态与当代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
15、《试论伊格尔顿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意识形态思想的拓展》,《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9期;
16、《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阶与当代反思》,《福建论坛》,2020年第10期,(独立作者);
17、《21世纪西方空间批判理论蠡测》,《广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18、《恩格斯晚年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19、《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inking paradigms of British neo-Marxism》,《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22年第5期;
20、《审思雷蒙德·威廉斯的现代技术实践观》,《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6期;
21、《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特质》,《理论探索》,2023年第1期;
22、《审思G.A.科恩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逻辑、原则及价值》,《福建论坛》,2023年第9期;
23、《麦金太尔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几点误读》,《广西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24、《从“表现主义论争”看卢卡奇及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24年第5期;
25、《<资本论>对黑格尔“逻辑学”理论的扬弃与澄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26、《一位米字旗上的“游牧者”--斯图亚特·霍尔作品选译》,《文化与传播》,2024年第5期;
27、《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词汇表》,《文化与传播》,2024年第5期;
28、《简析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转载;
29、《试析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及其价值》,《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0期,被《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第12期转载;
30、《英国新左派宽容观与马克思文化思想关系探析》,《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转载;
31、《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流变》,《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9期转载;
32、《试论伊格尔顿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意识形态思想的拓展》,《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9期,被《人大复印资料》2020年第3期转载。
33、《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阶与当代反思》,《福建论坛》,2020年第10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四期转载。
34、《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特质》,《理论探索》,2023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23年第11期转载;
35、《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特质》,《理论探索》,2023年第1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转载;
36、《审思G.A.科恩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逻辑、原则及价值》,《福建论坛》,2023年第9期,被《人大复印资料》2024年第2期转载。
四、著作:
1、《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合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
2、《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3、《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合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
4、《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导引》(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5、《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系列》之《<反杜林论>导读》(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
6、《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佳作导读》(合著),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
五、获奖: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流变》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年度“百部(篇)工程”二等奖。
2、2019年度山西大学师德师风十佳标兵。
3、《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获“山西省第十二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指导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2019级董越《致敬崇高》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文征集活动优秀奖。(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
5、《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合著)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6、获评2024年度初民学院“最受欢迎教师” 荣誉称号。
傅星源,男,1991年生,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毕业,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欧陆哲学、科学哲学、哲学与精神分析等。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山西科技,2015年第五期
2、主体与真理之间:量子力学解释的齐泽克路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第十期
3、论齐泽克对空无非空的两种论证路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六期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睿翼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