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网站!

论文著作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著作

学院2023年发表学术论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4-03-11

[1]  孔佳仪,魏屹东.自我感神经心理模型与人格同一性[J].医学与哲学,2023,44(24):60-64+70.

[2]陈静仪.从《张怀瓌墓志》再探张怀瓘生平研究[J].大学书法,2023,(06):104-111.

[3]王继创.生态人生观与现代人的价值澄明——基于生态文明新形态的人生价值观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40(06):99-104.

[4]冯前林.是否属于“不谋而合”?——刘宗周与王一庵、王塘南“意”论之学术承继与思想异同[J].中国哲学史,2023,(06):100-107.

[5]  孔佳仪,魏屹东.人工感知技术的医学伦理探究[J].医学与哲学,2023,44(22):15-19.

[6]焦国成.张载“为天地立心”的伦理意蕴[J].中州学刊,2023,(11):102-108.

[7]  薛稷,郝晨玮.麦金太尔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几点误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06):23-30.

[8]魏屹东.认知系统:结构、功能与特征[J].系统科学学报,2024,32(04):40-48.

[9]魏屹东.对李德毅院士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十问”的哲学思考[J].智能系统学报,2023,18(06):1352-1355.

[10]  尤洋,袁铭阳.脑机交互认知重构的解释与辩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39(10):52-59.

[11]魏屹东.适应性表征:意识生成的内在机制和解释框架[J].科学·经济·社会,2023,41(05):32-49.

[12]陈常燊.元宇宙中的“身份爆炸”与同一性谜题[J].江汉论坛,2023,(10):61-65.

[13]  江怡,董化文.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双向互动[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11):14-25.

[14]王继创.儒家生态智慧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面向与价值阐释——在“第二个结合”中建构儒家生态美德伦理学[J].晋阳学刊,2023,(05):16-20.

[15]  王灵芝,周斌,郝明.帕菲特非同一性问题的再审视——以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为例[J].医学与哲学,2023,44(18):6-9+42.

[16]陈静仪.张怀瓘作《画断》考辨[J].美育学刊,2023,14(05):79-85.

[17]  孙岩,杨维.西方女性主义差异政治视域下的权力与群体代表原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05):19-25.

[18] 江怡.交叉与融合:新文科创新的思想之源[N].   社会科学报,   2023-09-14   (005). 

[19]焦秀萍.韩非子伦理思想义旨考究[J].伦理学研究,2023,(05):55-63.

[20]江怡.从技术哲学到工程哲学: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J].浙江学刊,2023,(05):65-72.

[21]  薛稷,郝晨玮.审思G.A.科恩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逻辑、原则及价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9):5-17.

[22]江怡.语言与逻辑、直觉与自我——读尚杰教授《结构体系哲学的非理性起源》[J].社会科学战线,2023,(09):1-11.

[23]  尤洋,郭宇.ChatGPT与因果性[J].科学学研究,2023,41(12):2122-2130.

[24]  郝彭,孙岩.论内格尔的理由概念[J].哲学分析,2023,14(04):90-100+198.

[25]江怡.皮尔士准则、溯因推理与最佳解释[J].哲学分析,2023,14(04):3-19+196.

[26]曹刚.应用伦理的理论与方法[J].应用伦理,2023,(01):1-15+248.

[27]梅剑华.指称论、指称论证与指称测试[J].浙江社会科学,2023,(07):104-111+159-160.

[28]焦国成.论新时代“爱祖国”公德的内蕴与要求[J].道德与文明,2023,(04):5-17.

[29]陈常燊.虚构的道德知识如何可能?[J].伦理学研究,2023,(04):37-43.

[30]  魏屹东,杜雅君.认知的现象学解释之争论、问题与解决方案[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04):1-8.

[31]梅剑华.实验哲学的四重证据法[J].社会科学文摘,2023,(06):33-35.

[32]  刘晨,陈清春.王阳明“山中观花”的现象学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4,36(01):51-56.

[33]  魏屹东,刘华霞.吉布森的直接感知理论的缺陷及其修正[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06):28-36.

[34]魏屹东.人工认知的语境—觉知及其语境建模[J].科学·经济·社会,2023,41(02):62-74.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睿翼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