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08
10月8日下午,哲学社会学学院“研究生读书会”2015年第7期(社会学专业)在学院研究生四教室举行,王俊鹏同学担任主讲人,就“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作者:杨善华、孙飞宇;发表于《社会》杂志2015年第1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社会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会的学习和讨论。梁振华老师作了认真的点评和总结。在读书会正式开始之前,王俊鹏同学把自己提前打印好的文章分发给每位同学,每位同学花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仔细阅读该篇文章,以便进行更好的讨论。
王俊鹏同学就“社会底蕴”的内涵和表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当前的学术界,如何认识中国乡村社会获得秩序的内在运行机制?根据长期在中国农村的田野调查经验,杨善华和孙飞宇提出“社会底蕴”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历史变迁中,中国社会自发保存的那些具备相对稳定特征的“恒常”。根据从生活的智慧、家本位文化、道德伦理、人缘口碑等方面对“社会底蕴”及其与现代性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初步探讨发现,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深具传统特性的社会底蕴并非以一种消极对抗的形式出现,而是不断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并由此生发出建设性和包容性的面貌。而对这一“底蕴”的认识,与我们今天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解与反思不无相关。对于“社会底蕴”概念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此后,大家就自己的理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高丹同学认为,什么是社会底蕴,什么是恒常,这些都不是特别好理解,但是作者倡导的“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以获取资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法。现在主流的资料获取方式都是问卷调查,而深度访谈则对于个人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李媛同学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另一条线,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关系。那么,文章所倡导的社会底蕴就是这条线,这些涉及到乡村社会深层文化的基础。王芳同学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从乡村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乡村社会是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这种价值经常都是一种正面的价值,而并非某些学者所强调的落后或者封建。此后,何雪娇同学结合自己国庆回家的经历讲述了自己的理解,她讲述是秋忙时节乡村互助的故事。她家的亲戚邻居来她家帮忙收割玉米,而父母也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送一些自己做的美食给她们。这或许就是某种形式的传统社会的底蕴,而这种互助行为多数都是依靠自觉行为延续的。
最后,梁振华老师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很多时候都是在“传统-现代”二分的框架下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研究的现象可以从“变”与“不变”来进行解释,探讨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经常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其实,研究主题经常就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现象,何雪娇同学国庆回家期间观察到的现象就特别有价值,详细地分析哪些人之间会形成农忙时节的互助网络,群体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农业生产的互助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日常往来等等本身就可能构成某个研究议题。在中国农村社会整体从“换工”到“雇工”转化的过程中,对这种现象的研究特别有意义。在读书会结束之际,梁振华老师表示,在本学期剩余的时间内,读书会将会紧紧围绕硕士研究生开题进行诸多的专题讨论,内容会涉及研究主题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开题报告的撰写等等。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