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网站!

学术活动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会议回顾丨“儒家心性论及其返本开新”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11-22

11月9日至10日,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儒家心性论及其返本开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0.jpg


开幕式

开幕式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陈清春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韩树林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丁四新教授分别致辞。韩树林表示,学术研究应在“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回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本”,探求中华文化之“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研讨会为契机,积极交流,切磋学术思想,共同推动传统心性论发展。

图片1.png

丁四新指出,心性学说是儒家哲学及中国文化的重心所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于探讨对传统心性论的现代性的更生与创新,进一步转化传统心性哲学的思想成果。

图片2.png


会议设4个时段,共有15场报告,围绕“心性问题”和“儒家哲学思想辨析”从四个主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参会学者聚焦“早期儒家对心性问题的讨论”“宋明儒家对心性问题的讨论”“儒家哲学重要思想概念的探究”和“儒学与其他学派思想的会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思想碰撞。

一、早期儒家对心性问题的讨论

丁四新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报告了题为《“性一”说的提出与效用》的论文。丁四新讨论了郭店简中“性一”理论的提出及其效用问题,分析了其在修身思想中的形而上学依据,附带重新检讨和训释了《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的文本问题。丁教授指出“性一”说强调圣人与普通人之间性本无异,但通过后天修养和实践使得圣人不可仿效。此观点表明了修身在儒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1.jpg

孙伟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报告了题为《早期儒家视野中的心性关系》的论文。孙伟研究了早期儒家思想中“心性关系”的演变,详细论述了从孔孟到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孙伟强调心性关系是理解儒家道德哲学的重要角度,揭示了人性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图片3.png

沈顺福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报告了题为《论性善恶混论的产生年代与理论来源》的论文。沈顺福梳理了“性善恶混论”概念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其在思想史中的来源和年代。并指出,这一理论是儒家思想应对人性复杂性的尝试,并对其在宋明时期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解析。

图片4.png


二、宋明儒家对心性问题的讨论

方旭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发表了题为《朱子哲学中的心——对一个老问题的新讨论》的论文。方旭东认为,朱熹哲学中的“心性论”应被准确理解为“心”在“心、性、情”三者中具有主宰和实践主体的地位。他强调,朱熹重视心在道德实践中的支配作用,认为心是行动的主体和主宰,而“性”是行动的原理,无法单独起作用。因此,心统摄性情,不能简单地将心视为“气”或将性置于心之上。方旭东的观点强调了心在朱熹哲学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维护了对朱熹思想的传统解读。

图片5.png

姚才刚教授(湖北大学哲学院)报告了题为《理解宋明儒学“心学”概念的三种视角》的论文。姚才刚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宋明儒学中“心学”概念的理解与发展。并对王阳明等代表人物的心学思想进行解读,揭示了这些不同视角如何影响心学在思想史上的定位与价值。

图片6.png

陈清春教授(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报告了题为《王阳明的心、性、理的概念涵义》的报告。陈清春教授介绍了王阳明哲学中“心”作为主宰和知觉的统一体、“性”作为禀赋与道德的基础,以及“理”作为价值和存在之理的表达,强调了“心即理、心即道”的心本论,体现了他对人性、道德与宇宙本体的独特理解。

图片7.png

白发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发表了题为《朱子哲学中的“未发”概念》的论文。白发红探讨了朱子对“未发”概念的理解历程和演变,涉及“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过渡。朱子对“未发”的界定包括:思虑未萌、知觉不昧和气不用事。他指出,“未发”是心性流转的重要概念,体现在道德工夫与个人修养中。

图片8.png


三、儒家哲学重要思想概念的探究

韩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发表了题为《儒家为己之学及其现代意义和价值》的论文。韩星探讨了儒家“为己之学”的理念及其在当代的启示。他认为,儒家的道德修养和为己之学,不仅是个人品格的完善之道,更具有现代社会中的普世价值,能促进人际和谐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图片9.png

张志强副教授(内蒙大学哲学学院)发表了题为《孟荀“是非”观念试探》的论文。张志强分析了孟子与荀子在“是非”观念上的分歧与共鸣。他指出,孟子的“是非”更多基于天理的普遍性,而荀子强调“是非”来源于礼法的规范。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种观点如何塑造各自的政治哲学和道德教化体系。

图片10.png

苗建荣副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发表了题为《儒家认识论研究的三种进路及其他可能》的论文。苗建荣分析了当前儒家认识论研究的三种方法:西式范畴建构、合法性质疑和道德性转向。同时,他提出了“认识论基本问题的儒学阐释”这一新进路,强调儒家对知识起源、获取等问题的思考,展示其独特范畴,如“学而知之”和“格物致知”,以完整呈现儒家认识论体系并回应其合法性问题。

图片11.png

董凯凯讲师(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发表了题为《论“具体而微”的三种儒学阐释》的论文。董凯凯分析了儒学中的“具体而微”概念,并阐述了其在不同诠释路径中的应用。他指出,这一概念强调从小中见大、从微细处理解整体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不同儒学学派如何将此思想应用于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

图片12.png

李攀讲师(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发表了题为《〈周易〉龙象抉微——基于龙之德的性命哲学和化育政治》的论文。李攀将《周易》中的龙之德与性命哲学结合,探讨其对中国古典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影响。他揭示了龙象形象在哲学和政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龙”这一符号来引导个人修身和治国理政。

DSC08742.jpg


四、儒学与其他学派思想的会通

吴晓欣副教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了题为《德与义的追寻——儒墨言语观的双重透视》的论文。吴晓欣比较了儒家与墨家对“德”与“义”的理解与表达方式。她指出,虽然两家学派在道德观上有分歧,但在言语表达的价值和作用上存在某种共通之处。并揭示了这种对比如何反映出不同哲学体系中“道德修身”的优先次序。

图片13.png

裴健智副教授(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发表了题为《道家思想对仁义礼的接纳——以〈管子〉为中心的讨论》的论文。裴健智研究了《管子》中道家思想如何吸收和接纳儒家的仁义礼概念。他论证了这种接纳既是对传统的延续,也是对儒家礼制在治国方略上的实践性补充。

图片14.png

刘勰娇讲师(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发表了题为《儒道会通视域下的王弼民情论新探》的论文。刘勰娇从儒道互通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王弼对民情的理解。她分析了王弼如何在道家与儒家思想之间找到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将民情的概念更深地嵌入到政治与哲学讨论中。

图片15.png


闭幕式

在会议闭幕式上,丁四新教授和陈清春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丁四新指出,本次会议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如对早期心性学说的考察,对性一说、性善恶混说的探讨,对宋明儒学心性学说的辨析,对儒家心性学与道家、墨家思想会通的梳理。总之,本次会议具有积极意义,各位专家学者收获颇丰。

陈清春对各位与会学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感谢与会学者拨冗参会,感谢与会学者为研究儒家心性论及其返本开新撰稿发言。本次学术会议讨论热烈、成果可观。特别是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对于拓展为学的视野、增强为学的信仰,加强为学的动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图片16.jpg

撰稿:任杰、李攀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睿翼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