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网站!

观点争鸣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争鸣

全面深化改革呼唤哲学智慧

发布时间:2014-04-28

 
康来云    文章来源:20140212日《河南日报
 
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比喻为报晓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预见、指导、推动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历史作用。36年前,一场关于哲学问题的讨论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波澜,使僵化停滞的中国破冰起航;36年后的今天,扬帆奋进的中国同样需要哲学智慧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伟大的实践需要理论支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创造了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但发展后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30多年前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摸索经验,一旦发现失误,还可以调头重来。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也就意味着进入深水区,浪高水深,石头不容易摸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径依赖受到挑战。与以往相比,新一轮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一旦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深水区的改革,航道的选择和船的性能维护显得尤其重要,改革的全局性意义日益凸显,这种“深水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哲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将“摸石头”换来的个别经验上升为一般理论,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进行宏观思考,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改革实践,从而避免改革之船触礁搁浅。
 
解决突出问题需要理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能在中国扎根,正在于它能够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而且这些困难和问题还往往呈现出“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以往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推进改革的思路,从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入手,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把改革看成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相连,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注重统筹谋划,协同配合、整体推进;坚持重点论,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集中精力抓重点,用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新一轮改革需要人民群众推动
 
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扩大。”今天的改革不同于历史上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不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消灭和削弱,而要在激活和激发社会力量的基础上进行。每一步改革的推进,都需要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每一次改革的突破,都需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不发展的问题更加困难和复杂,更加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改革开放35年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需要化解矛盾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构想。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改革,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如何科学化解社会矛盾,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新课题。在社会矛盾多发、利益主体多元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矛盾的视角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上要实现创新,要走出用斗争手段解决一切矛盾的思维定式,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制度、法律、市场、道德、舆论、社区、社团、价值认同等多种方法来解决社会矛盾,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来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来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