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源
哲学常用资源七(哲学学派)
发布时间: 2014-04-22
浏览次数:
犬儒学派因其创始人安提斯泰(Antisthenes)在一个名叫居诺萨格(Kunosarges)的体育场中讲学而得名。因为Kuno就是希腊语“狗”的意思。“犬儒学派”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解释,或说该学派创始人安提西尼曾经在一个称为“快犬”(Cynosarges)的运动场演讲,或说该学派的人生活简朴,像狗一样地存在,被当时其他学派的人称为“犬”。犬儒学派也是对世界的不信任和对任何事物抱消极态度的学派。
犬儒主义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其代表人物是西诺普的狄奥根尼(安提斯泰尼的弟子)。安提斯泰是苏格拉底的弟子,约长于柏拉图二十岁。这派哲学主张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力倡回归自然。
关于狄奥根尼,有段故事很著名,一天,亚历山大御驾亲临,前来探望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狄奥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狄奥根尼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
犬儒学派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犬儒学者相信,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稍纵即逝的外部环境的优势。每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失去。人毋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犬儒学派对之后的斯多葛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犬儒理念的流行,犬儒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微妙的根本变化。早期的犬儒主义者是根据自身的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主义者依旧蔑视世俗的观念,但是却丧失赖为准绳的道德原则。
到现代,“犬儒主义”这一词在西方则带有贬义,意指对人类真诚的不信任,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和行为。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学说(the Confucianists),或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2]儒学并无确立神秘力量为文明核心并统御教徒的特点,相反,儒学是一种以人为文明核心、主体的思想。
儒家经典主要有十三经。儒家正典化始自孔子治六经。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4],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秦末,刘邦,项羽攻入咸阳,项羽火烧咸阳宫,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道家,又名道教,玄门,玄学,道学,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思想流派之一,是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列御寇、庄子、慎到、杨朱、王诩、求前大师等。
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在方法方”。
无为而治
与无为一样,人们对无为而冶的理解也众所纷纭,歧义百出。通常人们认为,所谓的无为而治有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几种理解。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思想产生的标志性著作,分上下两篇81章五千言。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将其主旨归结为“道法自然、无为自化”。通行本为王弼本,20世纪和21世纪初通过考古又发现了马王堆帛书本、郭店竹简本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
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创立者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想大大改变周的制度。
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緃横家”。战国 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其代表人物为 苏秦 、 张仪 。 苏秦 主张合纵,合 山 东六国之力以抗 秦 。
其祖乃鬼谷子,又名王禅,战国时代卫国(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其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其后习鬼谷纵横术者甚多,著名者十余人,如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孙膑、庞涓、郦(lì)食(yī)其(jī)、蒯通等,事皆详于《战国策》。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且卓有成效。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kuī)、慎到、商鞅、申不害、李斯、韩非子等。通常法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张法制,反对礼治。另外,法家在古时候是指明法度的大臣。
法家思想同中国封建土地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是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理论表现。在奴隶社会中,“礼”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春秋以来,周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旧有的典章制度随之衰落。为适应封建土地关系发展的需要,奴隶主贵族中出现了一批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1921年学衡社的成立及1922年学衡杂志的创刊,以纯学术的形式融化新知昌明中国文化的精粹,同时也引发了新儒家哲学思辨的兴起。新儒家之所以“新”,如方东美所说:“返宗儒家,融合中西哲学,以建立新儒学”。牟宗三说:“凡是愿意以平正的心怀,承认人类理性的价值,以抵抗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包括哲学思想、观念系统、主义学说、政经活动……),他就是儒家,就是新儒家。”当代新儒家的共通点是一方面致力对儒、释、道三家作出新的诠释及应用,另一方面把西方哲学思想融会在中国传统智慧之内,从而肯定中国传统哲学也可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等现代思想。
新儒学可分为宋代新儒学和近现代新儒学。
近现代新儒学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狭义的新儒学,是指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广义的新儒学则可上溯到鸦片战争以来关于儒学变革的所有学说。
中国北宋出现的以阐发儒家经典义理为特征的哲学思潮,即理学或宋学思潮。北宋初期的范仲淹、欧阳修和胡瑗、孙复等人首倡,北宋中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加以发展,朱熹集其大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欧各国,特别是在德国广泛流行的一个提倡复兴康德哲学的流派。
1855年,德国自然科学家H.L.F.von赫尔姆霍茨(1821~1894) 在其《论人的视力》一文中,首先强调康德认识论的重要意义,并试图利用感官生理学的成果证明I.康德的先验主义。1860年K.费舍的《康德生平及其理论基础》和1862年E.策勒的《认识论的意义和任务》这两部著作的出版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康德哲学的注意和兴趣。对新康德主义的形成起重大作用的是德国哲学家O.李普曼(1840~1912)和F.A.朗格。李普曼在其1865年出版的《康德及其后继者》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必须“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朗格在其《唯物主义史及对其在目前的意义的批判》中,强调康德对于现代比对于他的那个时代具有更深的影响,并号召人们要象研究亚里士多德那样探明康德体系的奥秘。
李普曼、朗格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义在重新解释康德哲学的过程中,只强调康德的理论哲学,不重视康德的实践哲学。
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康德主义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很快成为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它发展为许多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是马堡学派亦称西南学派,创始人是H.柯享,主要代表人物有P.纳托尔普、E.卡西勒、R.施塔姆勒和K.福伦德等人。另一主要的派别是弗赖堡学派,创始人为W.文德尔班,主要代表人物有:H.李凯尔特、E.拉斯克、B.鲍赫和H.闵斯特伯格等。这两派的共同特点,是在李普曼和朗格所开创的道路上接受康德哲学,即否定康德关于“物自体”概念的唯物主义因素,发展康德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同时还利用和发挥了康德的自律伦理学,提出了所谓伦理社会主义的理论。
唯意志主义,把意志当作世界本原和发展动力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50年代后流传于法、英和北欧一些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等。
唯意志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流行于德、英、法和北欧等国。19世纪上半期,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和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1813-1855)率先打出了反理性主义的旗帜。他们都要求哲学摆脱外在的虚幻世界而回到人的内心世界,这是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开端。克尔凯郭尔不满于当时社会尊崇理性的风尚,针对黑格尔哲学中作为理性化身的“绝对精神”,提出世界的本质是孤独个性的主观意志,即非理性的心理体验。
特指17—18世纪欧洲大陆唯理论者的统称。一般认为该派的出现始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要代表人物还包括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伍尔夫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否认知识依赖于感性经验,认为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强调只有依靠理性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识,其主张与英国经验主义正好相反。从世界观上讲,该派的内部又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者(斯宾诺莎)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笛卡尔、莱布尼茨)两种。
青年黑格尔派,young Hegelians,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亦称黑格尔左派。活动中心在柏林。主要成员有:D.F.施特劳斯(1808~1874)、B.鲍威尔(1809-1882)、E.鲍威尔、A.卢格、K.F.科本(1808~1863)、A.鲁滕堡(1808~1869)、E.梅因 (1812~1870)、M.赫斯、M.施蒂纳等,L.费尔巴哈(1804年7月28日-1872年4月13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促进了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青年黑格尔派反对黑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力图从它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30年代,他们主要从事对宗教,特别是对福音书的批判性研究。